搜索
首页 《代春日行》 风微起,波微生。

风微起,波微生。

意思:和煦的春风吹皱了一池春水,泛起层层涟漪。

出自作者[南北朝]鲍照的《代春日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人们欢乐的生活场景。 “献岁发,吾将行。”这两句诗表达了新的一年开始了,诗人将要出发去欣赏春天的美景。“春山茂,春日明。”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山色茂盛,阳光明媚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息。“园中鸟,多嘉声。”这句诗描绘了园林中鸟儿的歌声,使人感到春天的美好和活力。 “梅始发,柳始青。”这两句诗描绘了梅花开始绽放,柳树开始发青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色彩。“泛舟舻,齐棹惊。”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划船的场景,展现出春天的活力和人们的欢乐。 “奏《采菱》,歌《鹿鸣》。”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奏乐唱歌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欢乐气氛。“风微起,波微生。”这两句诗描绘了微风轻拂,水波微起的景象,使人感到春天的宁静和美好。 “弦亦发,酒亦倾。”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弹奏琴弦,畅饮美酒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享乐和畅快。“入莲池,折桂枝。”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进入莲池,折下桂枝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丰富和多彩。 “芳袖动,芬叶披。”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挥舞着芬芳的衣袖,拨动着芬芳的树叶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活力。“两相思,两不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怀念,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活力。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献岁发,吾将行。
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
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微生

    读音:wēi shēng

    繁体字:微生

    意思:
    1.细小的生命;卑微的人生。
    唐·骆宾王《萤火赋》:“彼翾飞之弱质,尚矫翼而凌空。何微生之多踬,独宛颈以触笼。”
    唐·李商隐《过楚宫》诗:“微生尽恋

  • 起波

    读音:qǐ bō

    繁体字:起波

    意思:
    1.产生波浪。
    《汉书郊祀志下》:“祠后土还,临河当渡,疾风起波,船不可御。”
    《三侠五义》第四九回:“忽然水上起波。”

    2.掀起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