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蚕已丝,空林日凄清。
意思:白露蚕已丝,空林天时而清。
出自作者[唐]钱起的《卧疾,答刘道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露蚕已丝,空林日凄清。寥寥昼扉掩,独卧秋窗明。宝字比仙药,羽人寄柴荆。长吟想风驭,恍若升蓬瀛》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以白露时节蚕丝已成,空林秋日清寂,独卧秋窗之下,想象仙境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向往。
首联“白露蚕已丝,空林日凄清。寥寥昼扉掩,独卧秋窗明。”描绘了白露时节的景象,蚕丝已成,说明农事已毕,而空林日凄清,则渲染了一种清寂的氛围。寥寥昼扉掩,表现出林中小径无人,独自在秋窗之下卧看窗外日出的景象,显得格外明净。
颔联“宝字比仙药,羽人寄柴荆。”将字迹宝丽的碑帖比作仙药,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珍视和敬仰。而“羽人寄柴荆”则以仙人为喻,表达出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颈联“长吟想风驭,恍若升蓬瀛。”诗人沉浸在书香之中,想象自己能像被风吹送的蓬草一样升入仙境。这里以“风驭”喻指自己沉浸在书香之中,仿佛乘风而去,升入仙境。
整首诗以白露、空林、秋窗、宝字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元素,描绘出一幅宁静、清寂、向往仙境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和艺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生活的珍视和对艺术的敬仰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成为一首优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