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好堪延客,溪清欲浣衣。
意思:竹子喜欢忍受请客,溪水清澈想洗衣服。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山中即目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岩路穿黄落,人家隐翠微》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黄叶满地的山路、隐藏在山间的民居、鸡鸭鹅的动物世界、清溪竹林等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画卷。
首联“岩路穿黄落,人家隐翠微”,诗人用“黄落”形容山路,给人一种秋意浓浓的感觉,而“隐翠微”则描绘出山间人家隐藏在翠绿山峦之间的景象。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颜色和意象,将山路的枯黄和山间的翠绿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颔联“笼鸡为鸭抱,网犬逐鹑飞”,诗人用动物习性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景象。鸡鸭是乡村常见的动物,诗人将笼中的鸡比作鸭的保镖或卫兵,形象地描绘出鸡为了保护家禽而进行的努力。而“网犬逐鹑飞”则描绘了狗的习性,它们经常追逐鹑鸟,表现出乡村生活的活泼和热闹。
颈联“竹好堪延客,溪清欲浣衣”,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乡村中美好的竹子和清澈的溪流。这里,“竹好”和“溪清”都是乡村环境的典型特征,它们为客人提供了宜人的环境,使人愿意停留下来。同时,“浣衣”则暗示了溪流的清澈和干净,人们可以在这里洗衣裳,享受乡村生活的便利。
尾联“禅扉在何许,僧笠戴云归”,诗人以禅意收尾,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这里,“禅扉”暗示了乡村的宁静和内心的平静,“僧笠戴云归”则描绘了僧人归来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乡村生活,展现了宁静和谐、充满生机的乡村画卷。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和理解,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