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海日升时,飞上桃都树。
意思:等待海太阳升时,桃都飞上树。
出自作者[元]许有壬的《摸鱼子 赋鸡冠花,用明初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名叫笑山人的木鸡的赞美诗。作者通过描绘木鸡的外在形象,表达出对它的敬仰之情。
首先,作者描绘了木鸡的外在形象:“笑山人木鸡心事,年来敛*藏距。幽花细草聊娱目,小圃更无闲土。”木鸡敛藏距,静静地待在小园中,与幽花细草为伴,这形象给人一种沉静、内敛的感觉。作者用“聊娱目”和“无闲土”来形容小园,暗示木鸡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接着,作者对木鸡的精神风貌进行了赞美:“膏泽溥。岂天为司晨,偏与钟奇古。无人起舞。对寂寂园池,萧萧风雨,竦立为谁怒。”木鸡的沉静和内敛并非无动于衷,而是在寂静中蓄势待发,面对风雨萧瑟的环境,它竦立着,仿佛在起舞。这种精神风貌让人感到敬仰和钦佩。
然后,作者对木鸡的内在品质进行了赞美:“三生梦,犹绕尸乡栖处。昂然几欲掀举。*丹蹙锦头颅好,叶叶旧时毛羽。天已许。待海日升时,飞上桃都树。”木鸡的品质在于它经历了三生的岁月,仍然保持着昂然的姿态和旧时的羽毛,这表明它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作者期待着木鸡在海日升时飞上仙界,这表达了对木鸡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作者对木鸡的未来寄予了厚望:“人间凝伫。看叫白东方,却来平地,千载不容腐。”作者期待着木鸡在人间留下美好的回忆,它的叫声将响彻东方,它将从平地飞升,千载不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木鸡形象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沉静、内敛、坚韧不拔等品质的敬仰和钦佩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