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喧氛尽,独对万重山。
意思:一下子喧闹气氛尽,只有当万重山。
出自作者[唐]刘迥的《烂柯山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云引》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优秀作品。诗中通过对白云、松树、鸟声、石桥、绝壑、颓阳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幽、静谧、壮美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向往。
首联“白云引策杖,苔径谁往还。渐见松树偃,时闻鸟声闲”,描绘了诗人拄着拐杖在长满青苔的小径上行走,渐渐地看到松树倾斜,偶尔还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这一联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山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
颔联“豁然喧氛尽,独对万重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随着山间的清幽氛围逐渐消散,诗人独自面对着层峦叠嶂的山峰,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静谧。
颈联“石桥架绝壑,苍翠横鸟道。凭槛云脚下,颓阳日犹蚤”,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石桥横跨绝壑、苍翠的树木掩映着蜿蜒的鸟道的景象。诗人凭栏远眺,云朵仿佛就在脚下,而夕阳还未完全落下,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和奇幻。
诗人在尾联中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烂柯有遗迹,羽客何由访。日暮怅欲还,晴烟满千嶂。”这个“烂柯”的典故源于南朝梁人任昉所撰的志怪小说《述异记》,讲述了王质入山观棋的故事。诗人借用此典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日暮怅欲还”也表达了诗人对归去的惆怅和不舍,而“晴烟满千嶂”则描绘了夕阳下晴空万里的美景,为整首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向往。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到自然和人生的美好。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追求永恒的渴望,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