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侯十一》 朱亥已击晋,侯嬴尚隐身。

朱亥已击晋,侯嬴尚隐身。

意思:朱亥已经攻打晋,侯嬴还隐身。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送侯十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朱亥、侯嬴两位壮士的敬仰,以及对自身不得志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自己与朱、侯二人的相似遭遇,表达出一种知音难求、怀才不遇的苦闷。 首联“朱亥已击晋,侯嬴尚隐身。”,诗人借用了战国时期朱亥击晋、侯嬴自隐的故事,以此比喻自己的境况。朱亥和侯嬴都是战国时期的人物,他们虽有超人的才能,但却不被当时的社会所理解,朱亥击晋虽然成功,但如果没有信陵君的赏识,也难以发挥其才能;侯嬴自隐身在市井之中,也需要信陵君三顾茅庐的诚意才能显露其才华。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却不被赏识的苦闷。 颔联“时无魏公子,岂贵抱关人。”,诗人以自己比作战国时期的信陵君,以朱亥、侯嬴比作自己身边的知音,表达出知音难求的感慨。如果自己没有像信陵君一样的知音,那么即使自己有抱关人的才能,也无法发挥出来。这里既有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也有对知音难求的无奈。 颈联“余亦不火食,游梁同在陈。”,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不得志。诗人以自己和信陵君在游梁时的困境比喻自己的境况,表达出一种知音难求、怀才不遇的苦闷。这里既有对自己生活困顿的描述,也有对未来迷茫的感慨。 尾联“空馀湛卢剑,赠尔托交亲。”,诗人以湛卢宝剑赠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湛卢剑是古代名剑,代表着高贵的品质和价值,诗人以此比喻自己的才华和友情,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己与朱亥、侯嬴二人的相似遭遇,表达出一种知音难求、怀才不遇的苦闷。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困境和对未来的迷茫,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朱亥已击晋,侯嬴尚隐身。
时无魏公子,岂贵抱关人。
余亦不火食,游梁同在陈。
空馀湛卢剑,赠尔托交亲。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隐身

    读音:yǐn shēn

    繁体字:隱身

    意思:(隐身,隐身)

    1.不露身份。
    汉·荀悦《汉纪高帝纪一》:“初,耳·余为刎颈交,俱隐身为里监门,余常父事耳。”

    2.犹隐居。隐而不出

  • 朱亥

    读音:zhū hài

    繁体字:朱亥

    意思:战国时侠客,魏·大梁人。有勇力,隐于屠肆。
    秦兵围赵,信陵君既计窃兵符,帅魏军,又虑魏将晋鄙不肯交兵权,遂使,亥以铁椎击杀晋鄙,夺晋鄙军以救赵。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