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气出唱》 自揣凡骨,非仙者俦。

自揣凡骨,非仙者俦。

意思:从分析一般骨,不是神仙的人。

出自作者[明]刘基的《气出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想象与浪漫的游仙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人世界,表达了对自由、超脱和无尽探索的向往。 “今日不乐,振策远游。”诗人以不乐的心境开篇,决定振策远游,寻找心中的乐趣。而后,“东上泰山,巍何修修。”诗人选择了高耸入云的泰山作为远游的目的地,展现了他的壮志豪情。 在泰山上,“道逢仙人,要我同仇。”诗人遇到了仙人,仙人邀请他一同游历仙境。接着,诗人描绘了仙境中的美景和美食,“蒸霞为粮,烹玉为羞。”仙人以霞光为食,玉液为酒,生活奢华而美好。 在仙境中,诗人看到了盛开的花朵,“日观菡萏,葩华九州。”这些花朵光华四溢,美丽无比。仙人邀请诗人跟随他们,“令我从之,身轻若浮。”诗人跟随仙人,感觉身轻如燕,仿佛飘浮在空中。 在这个过程中,诗人描绘了仙人们的活动和生活,“谒见王母,云眉月眸。青娥三千,或舞或讴。”仙人们拜见王母,青娥们翩翩起舞,歌声悠扬。 然而,诗人自知“自揣凡骨,非仙者俦。”他虽然向往仙境,但自知是凡人,无法与仙人们相比。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七情交煎,一触百抽。”虽然他向往仙境的自由与美好,但心中的情感让他无法完全割舍人间。 最终,诗人决定留在人间,“洪崖先生,劝我此留。”他选择面对现实,尽管心中仍有向往,但他决定留在人间,继续他的生活。 整首诗充满了想象和浪漫,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仙人世界。同时,诗人的内心挣扎和情感变化也让人深感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日不乐,振策远游。
东上泰山,巍何修修。
道逢仙人,要我同仇。
蒸霞为粮,烹玉为羞。
玄英素蕤,光华蔓流。
日观菡萏,葩华九州。
令我从之,身轻若浮。
道以五鸾,翼以两虬。
朝翔玄圃,夕止蓬丘。
谒见王母,云眉月眸。
青娥三千,或舞或讴。
风吹琅玕,声如鸣球。
杂花并开,莫知春秋。
洪崖先生,劝我此留。
自揣凡骨,非仙者俦。
七情交煎,一触百抽。
又病戆僻,无药可瘳。
崇崇清宫,荡无涯陬。
列仙如
作者介绍 刘基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凡骨

    读音:fán gǔ

    繁体字:凡骨

    英语:ulna

    意思:凡人或指凡人的躯体、气质。
    唐·曲龙山《玩月诗》:“曲龙桥顶玩瀛洲,凡骨空陪汗漫游。”
    宋·陆游《登上清小阁》诗:“欲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