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沉隐侯。
意思:东阳本是好山好水,何况曾经沉隐侯。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答东阳于令寒碧图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沉隐侯。化得邦人解吟咏,如今县令亦风流。新开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是一首对东阳山水的赞美之诗。它通过对东阳山水、历史人物、自然景观和艺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首联“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沉隐侯。”诗人以沉隐侯的故事为引子,点出东阳山水之美。沉隐侯是东阳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的故事在这里流传,也使得这里的山水更添人文色彩。这一联直接赞美了东阳的山水之美,同时也为后文的描绘打下了基础。
“化得邦人解吟咏,如今县令亦风流。”这一联进一步赞美了东阳人民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当地县令的风流雅致。通过描述当地人民能吟咏山水,县令也懂得风雅之事,诗人传达出东阳人民与山水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当地官员对文化的重视。
“新开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诗人通过描绘新开的潭洞如仙境一般,以及远在雍州的画作都描绘了东阳的山水,进一步展示了东阳山水的美丽。
“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这句诗描绘了东阳山水画的艺术价值,即使落入寻常画师之手,也能产生让人在炎热的夏天感到凉爽的效果。这进一步强调了东阳山水的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画师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东阳山水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自然景观和艺术的描绘,也展现了东阳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诗人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赞美,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繁荣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