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史》 绝漠犁庭功可喜,与天争鼎志堪悲。

绝漠犁庭功可喜,与天争鼎志堪悲。

意思:进入沙漠犁庭功可喜,与天争鼎志堪悲。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读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英雄人物在历史关键时刻的壮举,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绝漠犁庭功可喜,与天争鼎志堪悲”,描绘了英雄人物在广漠的沙漠中犁庭扫穴,建立了令人欣喜的功业,但同时也展现了他与天争鼎,试图改变国家命运的壮志豪情,令人感到悲壮。 “吠江帝剖为羓去,避地民劳若蚁移。”这两句描绘了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如同吠江的帝王被剖成了羓(一种干肉),人民为了避难而劳苦奔波。 “河决固非束薪塞,厦倾欲以一绳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危机的深深忧虑,如同河水决堤不是用束薪所能堵塞的,大厦将倾也非一绳所能维系。这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 “英雄到了多遗恨,孺子林宗百世师。”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惋惜,他虽然壮志未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但他的人格和精神将永远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绝漠犁庭功可喜,与天争鼎志堪悲。
吠江帝剖为羓去,避地民劳若蚁移。
河决固非束薪塞,厦倾欲以一绳维。
英雄到了多遗恨,孺子林宗百世师。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可喜

    读音:kě xǐ

    繁体字:可喜

    英语:(adj) makes one happy; gratifying

    意思:
    1.令人高兴。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若此故猎,乃可喜也。”<

  • 绝漠

    读音:jué mò

    繁体字:絕漠

    意思:(绝漠,绝漠)

    1.同“绝幕”。横渡沙漠。
    《后汉书西域传序》:“浮河绝漠,穷破虏庭。”
    李贤注:“沙土曰漠,直度曰绝也。”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