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病懒》 闻有居覆盆,岂能逃照临。

闻有居覆盆,岂能逃照临。

意思:听说有过覆盆子,怎么能逃避光临。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病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懒的人,喜欢收身在书林中,沉浸在百家语言中,感受古今的变迁。诗人通过对比空蒙的象外之意和高大的闳深之境,表达了对于覆盆之下的生活状态的不满,希望能像阳光一样照临万物,看清真心。同时,诗人也通过琴瑟之喻,表达了追求超脱物欲,寻求内心真正平静的心境。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精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才华和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活状态和内心追求的深入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病懒不喜出,收身卧书林。
纵观百家语,浩渺半古今。
空蒙象外意,高大且闳深。
闻有居覆盆,岂能逃照临。
一马统万物,八还见真心。
乃知善琴瑟,先欲绝弦寻。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照临

    引用解释

    1.照射到。《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汉 焦赣 《易林·巽之井》:“昊天白日,照临我国。” 冰心 《寄小读者》三:“朝阳极光明的照临在无边的整齐青绿的田畦上。”

    2.从上面照察。比喻察理。《诗·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郑玄 笺:“照临下土,喻王者当察理天下之事也。” 唐 杜甫 《风疾舟中

  • 岂能

    读音:qǐ néng

    繁体字:豈能

    英语:how could; can; how is it possible

    详细释义:怎能、那能。左传?昭公九年:『文之伯也,岂能改物。』孟子?梁惠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