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安宜园林献高使君》 小山宜大隐,要自望蓬莱。

小山宜大隐,要自望蓬莱。

意思:小山应该大隐藏,要从望蓬莱。

出自作者[唐]储光羲的《安宜园林献高使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直道已三出,幸从江上回。新居茅茨迥,起见秋云开。》是作者对一位正直官员的赞扬。诗中描绘了这位官员多次被贬谪又重新任职,如今新居落成,百姓安居乐业,政绩斐然。 首联“直道已三出,幸从江上回”,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赞扬他始终坚持正义,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能够从江上归来,重新任职的庆幸之情。 颔联“新居茅茨迥,起见秋云开”,描绘了新居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新居落成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位官员在新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为民造福,展现出更加出色的政绩。 颈联“十里次舟楫,二桥交往来”,描绘了当地水路交通繁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这位官员在治理地方时,注重发展经济的智慧和才能。 尾联“鱼鳖乐仁政,浮沉亦至哉”,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仁政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无论在官场浮沉都能坚持正义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官员的赞扬,表达了对正直、善良、有为之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地方治理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直道已三出,幸从江上回。
新居茅茨迥,起见秋云开。
十里次舟楫,二桥交往来。
楚言满邻里,雁叫喧池台。
鱼鳖乐仁政,浮沉亦至哉。
小山宜大隐,要自望蓬莱。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关键词解释

  • 大隐

    读音:dà yǐn

    繁体字:大隱

    意思:(大隐,大隐)

    1.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远的人。
    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
    郁达夫《舒姑屏题壁》

  • 蓬莱

    读音:péng lái

    繁体字:蓬萊

    英语:Peng Lai

    意思:(蓬莱,蓬莱)

    1.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

  • 小山

    读音:xiǎo shān

    繁体字:小山

    意思:文体名。
    汉·王逸《<楚辞招隐士>解题》:“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着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

  • 隐要

    读音:yǐn yào

    繁体字:隱要

    意思:(隐要,隐要)
    谓含义精深简要。
    《宋书礼志一》:“《谷梁》简约而隐要,宜存于世。置博士一人。”

    解释:1.谓含义精深简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