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天台司马道士》 世上求真客,天台去不还。

世上求真客,天台去不还。

意思:世上寻找真朋友,天台去不回。

出自作者[唐]张说的《寄天台司马道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世上求真客,天台去不还。传闻有仙要,梦寐在兹山。朱阙青霞断,瑶堂紫月闲。何时枉飞鹤,笙吹接人间。》是一首对天台山的仙境的描绘和向往的诗。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追求真理、寻求仙境的客人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天台山的向往和憧憬。天台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以其美丽的风景和神秘的传说而闻名。诗人通过描绘天台山的美丽景色和仙境般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仙境的向往。 “传闻有仙要,梦寐在兹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的神秘和仙境般的向往,他相信这里有着仙人的存在,并且希望有一天能够亲自来到这里,感受仙境的氛围。 “朱阙青霞断,瑶堂紫月闲。”这两句诗描绘了天台山的美丽景色和神秘氛围。朱阙,指的是天台山的宫殿般的建筑群,青霞则是天台山特有的云雾景象,瑶堂则是指天台山的神仙居所,紫月则是天台山特有的月色。这些景象都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最后,“何时枉飞鹤,笙吹接人间。”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见到飞鹤,听到仙乐般的笙声,从而真正地进入仙境的愿望。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天台山的描绘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上求真客,天台去不还。
传闻有仙要,梦寐在兹山。
朱阙青霞断,瑶堂紫月闲。
何时枉飞鹤,笙吹接人间。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

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关键词解释

  • 天台

    读音:tiān tāi

    繁体字:天檯

    英语:balcony

    意思:(参见天臺)
    山名。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杨珽《龙膏

  • 世上

    读音:shì shàng

    繁体字:世上

    短语:天下 世界 普天之下 大世界 全球 大千世界 环球 全世界 五湖四海 大地 中外 世 海内 举世

    英语:on earth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