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香许世闻,远秀绝人摘。
意思:近香许世听到,远秀绝人摘。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慨。
首句“危峰莹无土,平地岌孤石”便以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峻峭和石头的孤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如何半岩间,亦有小树碧?走空根苦辛,倚险干寒瘠”则进一步描绘了半山腰间的小树,它扎根于险峻之地,干瘦寒冷,却依然生机勃勃,这无疑是对生命力的有力赞美。
“芳兰间丛生,紫蕤濯幽色”两句,诗人以芳兰和紫蕤(即紫色的花蕊)象征高洁的品质,并赋予它们幽雅的色彩。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寓含了诗人自身的品格追求。
“近香许世闻,远秀绝人摘”两句,诗人以兰花之香来比喻自然之美的独特魅力,只有近观才能真正领略其香,而远看则只能看到其绝世秀美,无法真正领略其内在的韵味。这无疑是对自然之美的深入挖掘和赞美。
最后,“而我云外身,方兹喟行役”两句,诗人以“云外身”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行役的无奈。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