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意思:漂流到关中地区,还没有失去芬芳甘甜。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植物生长过程的诗,通过对川芎和白芷的生长过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深敬畏和感慨。
首句“芎穷生蜀道,白芷来江南”,诗人以简洁的笔触点出了川芎和白芷的生长地。川芎生于蜀道,白芷来自江南,它们在各自的生长环境中繁衍生息,展现出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这两句描绘了这两种植物漂流到关辅地区,仍然能够保持其原有的甘美。这体现了生命的适应力和韧性,无论环境如何变化,生命总能找到生存的方式。
“濯濯翠茎满,愔愔清露涵。”这两句描绘了川芎和白芷的茎叶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清露滋润的景象。这里用“濯濯”和“愔愔”两个形容词,形象地描绘了植物的生机和清新的环境。
“及其未花实,可以资筐蓝。”这是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进一步描绘,当它们还没有开花结果的时候,就已经可以为农人的筐篮提供丰富的资源。这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即使在生长的初期,也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帮助。
“秋节忽已老,苦寒非所堪。”这两句描绘了植物在秋天的时候逐渐老去,寒冷的天气已经不是它们所能承受的了。这体现了生命的有限性,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斸根取其实,对此微物惭。”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反思和感慨。诗人挖掘它们的根部,取其果实,面对这些微小的生命,诗人感到惭愧和敬畏。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川芎和白芷的生长过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深敬畏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细致观察和描绘,展示了生命的坚韧、适应力、有限性、价值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这是一首充满生命哲理的诗,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