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华阳作贻祖三咏》 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

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

意思:高馆在开始安静,长亭秋季转空。

出自作者[唐]储光羲的《华阳作贻祖三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生活的诗,通过对早晨出发、山川秋景、内心感受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首联“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交代了诗人早晨出发,傍晚到达华山的旅程。高馆、长亭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寂静、空旷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旅程做了铺垫。 颔联“日余久沦汩,重此闻霜风”,诗人表达了自己长久以来被尘世困扰,而此刻听到秋风的呼唤,内心得到了解脱。诗人通过“日余久沦汩”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反思和内心的挣扎,而“重此闻霜风”则表达了对新生和自由的向往。 颈联“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淅沥的秋雨打在溪边的树上,飕飗的寒风惊动了晚飞的秋鸿,营造出一种凄美、清冷的氛围。 尾联“凄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诗人望向伊洛河,想起了曾经的岁月,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全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对山川秋景的描绘,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如“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表现出诗人对朴素、真诚的人生态度的追求。 此外,诗中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赞美,“夫君独轻举,远近善文雄”,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
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
日余久沦汩,重此闻霜风。
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
凄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
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
夫君独轻举,远近善文雄。
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中。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关键词解释

  • 长亭

    读音:cháng tíng

    繁体字:長亭

    英语:road-side pavilion

    意思:(长亭,长亭)
    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十里长亭”。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

  • 高馆

    读音:gāo guǎn

    繁体字:高館

    意思:(高馆,高馆)
    高大的馆舍。
    《晋书华谭传》:“虚高馆以俟贤,设重爵以待士。”
    唐·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