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忆暕上人》 若便浔阳去,须将旧客还。

若便浔阳去,须将旧客还。

意思:如果方便浔阳离开,必须将旧客回。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秋日忆暕上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通过对诗人离别人间喧嚣,选择隐居修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之情。 首句“一从持钵别,更未到人间”,诗人以一个手持钵(乞食器具)的僧人离别尘世,再不涉足人间喧嚣的形象开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钵,是僧人乞食的器具,象征着僧人的清苦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向往出世的情感。 “好静居贫寺,遗名弃近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追求。他选择居住在贫穷的寺庙中,舍弃名利,远离城市的喧嚣。这里,“贫寺”和“近山”形成对比,前者象征着清静,后者象征着世俗的纷扰。 “雨前缝百衲,叶下闭重关”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关心的是雨前的缝制僧衣(百衲),在叶子落下的时候关闭住处。缝制僧衣是修行的一部分,而闭关则是僧人修行的一种方式。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修行生活。 最后两句,“若便浔阳去,须将旧客还”,诗人表示如果可能的话,他会选择去浔阳(一个地名,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地方)修行,但无论如何,他会将旧友带回来,这表明他对尘世的旧友仍有牵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修行生活和对尘世的厌倦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使得诗的意境深远而富有禅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从持钵别,更未到人间。
好静居贫寺,遗名弃近山。
雨前缝百衲,叶下闭重关。
若便浔阳去,须将旧客还。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浔阳

    读音:xún yáng

    繁体字:潯陽

    意思:(浔阳,浔阳)
    江名。
    长江流经江西省·九江市北的一段。
    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
    明·李梦阳《浮江》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