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辰山》 一峰叠三洞,乃似弘景楼。

一峰叠三洞,乃似弘景楼。

意思:一座山峰叠三洞,就好像陶弘景楼。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辰山》

全文创作背景

《辰山》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刘克庄的生活时代来推断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外敌环伺的时代。因此,他的诗歌中可能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其次,辰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可能这首诗是刘克庄在游览辰山时,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或者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 再次,刘克庄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为主,因此《辰山》也可能是他对自然、人生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总之,关于《辰山》的创作背景,我们需要结合刘克庄的生活时代、诗歌风格和具体内容来进行分析和推断。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峰叠三洞,乃似弘景楼。
下洞初俯入,藓室寒飕飕。
中洞忽跃出,有迳通玄幽。
豁然崖谷判,万态谁镌锼。
或如植宝幢,或如缀珠旒。
或如鲲鲸飞,或如龙麟游。
石桥状天台,木栈疑蜀州。
稍憩大士岩,遂经羽人丘。
力穷至上洞,身载云气浮。
未毕山水缘,勉为尘世留。
平生避地心,兹焉宜菟裘。
长斧樵青壁,短簑耘绿畴。
独恨汲路远,溪涧皆背流。
会当逢异人,卓锡成灵湫。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三洞

    引用解释

    1.道教经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称“三洞”。言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见《云笈七籤》卷六引《道门大论》。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铭》:“又有受持 黄 老 ,好尚神仙,职在三洞,身带八景,更竭丹款,復共奉迎。”

    2.借指道家的名山洞府。 唐 顾况 《步虚词》:“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 宋 王禹偁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