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落花》 既兴风前叹,重命花下酌。

既兴风前叹,重命花下酌。

意思:既然兴风前叹息,重命花下斟酌。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落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春为题,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而人们因之感到寂寞和萧索的情景。诗中通过对风的厌倦,对花的欣赏,以及对落花的不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 首句“留春春不住,春归人寂寞”,直接表达了春天易逝、时光难留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于春天离去的寂寞和无奈。 “厌风风不定,风起花萧索”,通过厌倦风的不定,进一步表现出风起时花的萧瑟景象,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春天的留恋。 “既兴风前叹,重命花下酌”,这两句通过在风前叹息和在花下饮酒两种行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劝君尝绿醅,教人拾红萼”,诗人劝君品尝绿色的酒,教人拾起红色的花瓣,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不舍。 “桃飘火焰焰,梨堕雪漠漠”,通过描绘桃花如火焰般红艳,梨花如雪般洁白,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短暂。 最后,“独有病眼花,春风吹不落”,诗人以自己眼花缭乱的病眼为借口,表达了对春天永不凋零的深深感激。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眷恋,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留春春不住,春归人寂寞。
厌风风不定,风起花萧索。
既兴风前叹,重命花下酌。
劝君尝绿醅,教人拾红萼。
桃飘火焰焰,梨堕雪漠漠。
独有病眼花,春风吹不落。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叹重

    读音:tàn zhòng

    繁体字:嘆重

    意思:(叹重,叹重)
    赞叹敬重。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旧制,群臣立于殿庭,既而遇雨雪,亦不移步于廊下……朝既罢,斌于雪中拔身而去,见之者咸叹重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