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道暮年惟只眼,不比六根全底。
意思:老翁道晚年只有只眼睛,没有比六根全底。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念奴娇·小孙盘问翁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人生晚年生活的自况和对老友的劝勉之词。
首句“小孙盘问翁翁,今朝怎不陈弧矣。”描绘了作者孙子向自己询问时的情景,作者面对孙子的询问,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拿出弓箭,这引发了孙子对老人是否生病或遭遇其他事情的关心。
“翁道暮年惟只眼,不比六根全底。”这两句中,“只眼”指的是一只眼睛,作者用“暮年惟只眼”表明自己已经年老,视力有所下降,不能像年轻时那样拥有健全的视力和精力。这并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因为“不比六根全底”。
“常日谈玄,余龄守黑,赤眚从何起。”这几句中,“谈玄”指的是谈论玄妙高深的道理,“守黑”则表示作者在晚年坚守朴素、低调的生活方式。而“赤眚”指的是一种象征灾祸的红色斑点,作者询问自己为何会生出这样的病兆。
“鬓须雪白,可堪委顿如此。”这句描绘了作者在年老时身体衰弱、须发皆白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年老体衰的无奈和感慨。
“心知病有根苗,短檠吹了,世界朦胧里。”这两句中,“短檠”指的是灯檠,这里象征着知识。“世界朦胧里”则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不清晰感,这可能是由于年老视力下降所致。
“纵有金篦能去翳,不敢复囊萤矣。”这两句中,“金篦”是一种能够去除眼疾的工具,但作者不敢再像年轻时那样刻苦读书了。这表达了作者对年老体衰的无奈和对生活的谦逊态度。
最后,“但愿从今,疾行如鹿,更细书如蚁。都无用处,留他教传麟史。”这几句中,“疾行如鹿”和“细书如蚁”都是对年老后行动缓慢和思维迟钝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年老生活的无奈和接受现实的勇气。而“留他教传麟史”则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被记录下来,为后人提供经验和启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年老生活的自况和对老友的劝勉之词。通过描绘年老时的形象和心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谦逊和接受现实的勇气,同时也传达了对老年生活的理解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