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念奴娇·小孙盘问翁翁》 翁道暮年惟只眼,不比六根全底。

翁道暮年惟只眼,不比六根全底。

意思:老翁道晚年只有只眼睛,没有比六根全底。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念奴娇·小孙盘问翁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人生晚年生活的自况和对老友的劝勉之词。 首句“小孙盘问翁翁,今朝怎不陈弧矣。”描绘了作者孙子向自己询问时的情景,作者面对孙子的询问,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拿出弓箭,这引发了孙子对老人是否生病或遭遇其他事情的关心。 “翁道暮年惟只眼,不比六根全底。”这两句中,“只眼”指的是一只眼睛,作者用“暮年惟只眼”表明自己已经年老,视力有所下降,不能像年轻时那样拥有健全的视力和精力。这并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因为“不比六根全底”。 “常日谈玄,余龄守黑,赤眚从何起。”这几句中,“谈玄”指的是谈论玄妙高深的道理,“守黑”则表示作者在晚年坚守朴素、低调的生活方式。而“赤眚”指的是一种象征灾祸的红色斑点,作者询问自己为何会生出这样的病兆。 “鬓须雪白,可堪委顿如此。”这句描绘了作者在年老时身体衰弱、须发皆白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年老体衰的无奈和感慨。 “心知病有根苗,短檠吹了,世界朦胧里。”这两句中,“短檠”指的是灯檠,这里象征着知识。“世界朦胧里”则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不清晰感,这可能是由于年老视力下降所致。 “纵有金篦能去翳,不敢复囊萤矣。”这两句中,“金篦”是一种能够去除眼疾的工具,但作者不敢再像年轻时那样刻苦读书了。这表达了作者对年老体衰的无奈和对生活的谦逊态度。 最后,“但愿从今,疾行如鹿,更细书如蚁。都无用处,留他教传麟史。”这几句中,“疾行如鹿”和“细书如蚁”都是对年老后行动缓慢和思维迟钝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年老生活的无奈和接受现实的勇气。而“留他教传麟史”则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被记录下来,为后人提供经验和启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年老生活的自况和对老友的劝勉之词。通过描绘年老时的形象和心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谦逊和接受现实的勇气,同时也传达了对老年生活的理解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孙盘问翁翁,今朝怎不陈弧矣。
翁道暮年惟只眼,不比六根全底。
常日谈玄,余龄守黑,赤眚从何起。
鬓须雪白,可堪委顿如此。
心知病有根苗,短檠吹了,世界朦胧里。
纵有金篦能去翳,不敢复囊萤矣。
但愿从今,疾行如鹿,更细书如蚁。
都无用处,留他教传麟史。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六根

    读音:liù gēn

    繁体字:六根

    英语:the six \"roots\" [senses]

    意思:
    1.佛教语。谓眼、耳、鼻、舌、身、意。根为能生之意,眼为视根,耳为听根,鼻为嗅根,舌为味根

  • 暮年

    读音:mù nián

    繁体字:暮年

    短语:余生 风烛残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天年 夕阳 余年

    英语:old age

    意思:晚年;老年。
    三国·魏·曹操

  • 不比

    读音:bù bǐ

    繁体字:不比

    短语:小 比不上 逊色 低 亚

    英语:unlike

    意思:
    1.不偏私。
    《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