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有所思 其二》 山川千里间,风月两边时。

山川千里间,风月两边时。

意思:千里山川之间,风月两边时。

出自作者[南北朝]陈叔宝的《有所思 其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深婉含蓄的笔触,抒写了遥思中的期待和期待中的遥思。它通过遥思与期待这一特定的心理感受,表现了人生中一种普遍而持久的感情。 首句“杳杳与人期,遥遥有所思”直接点出远期所思,并暗示这种思念之情因盼而深。两句中一“杳”一“遥”,既表明空间的远隔,又暗示时间的久长,这种深浓的思念之情,真是“思君令人老”啊! 三、四两句写出了由期待而引起的心理变化。正因为有所期待,所以由期待而产生思念,由思念而感到忧伤;又正因为距离遥远,所以由思念而感到渺茫,而惆怅。千里之外的风月,似乎也因之而减色、而迟缓了。这里“风月两边时”,也暗示着两地相思已久。“山川”二字承上句而来,暗中兼写彼此,山川虽远,情意绵绵。 五、六两句直接描述思念中的期待和期待中的思念。“相对”承上句“遥思”而来,指与所思之人相对之时,春光正好,然而只有自己此时独感春光甚剧,那怕是暂时的片刻的相聚,也觉得分外痛楚。相望则暗指对方同样在望己,只是不见踪迹,因而更增惆怅。 末两句写梦来疑所表达的感情层次。“当由分别久”,是对上述感受的理性思索;“梦来还自疑”,则是这种感受的自觉体验。前者是写期待的结果,只能寄希望于梦境;后者是写梦境成空之后,所体验到的空虚和惆怅。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色是善于通过心理的微妙变化来表达感情。诗中没有对“人期”的具体内容作任何交代,也没有对“山川”的具体环境作任何描绘,但通过对“杳杳”“遥遥”“春那剧”“还自疑”等词语的运用,却成功地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虽然抽象,却是人生中一种普遍而持久的感情。因此,它具有深刻而感人的艺术力量。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韵律优美和谐,也是其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整首诗的节奏轻快明朗,流畅自然,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许多富有音乐性的词语,如“杳杳”“遥遥”“风月”“春那剧”“还自疑”等,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更加优美动听。 总之,这首诗通过深婉含蓄的心理描写和优美的语言韵律,成功地传达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心理感受,具有深刻而感人的艺术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杳杳与人期,遥遥有所思。
山川千里间,风月两边时。
相对春那剧,相望景偏迟。
当由分别久,梦来还自疑(○同上)。
作者介绍 陈叔宝简介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12月或554年1月-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

陈叔宝在位之前,陈宣帝的次子、陈叔宝的弟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谋划刺杀陈叔宝。后叔陵被杀,叔宝即皇帝位。陈叔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陈后主更把中书令江总,以及陈暄、孔范、王瑗等一般文学大臣一齐召进宫来,饮酒赋诗,征歌逐色,自夕达旦。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

祯明三年(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

关键词解释

  • 山川

    读音:shān chuān

    繁体字:山川

    英语:mountains and rivers; land; landscape

    意思:
    1.山岳、江河。
    《易坎》:“天险,不可升也,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风月

    读音:fēng yuè

    繁体字:風月

    英语:wind and moon-scene

    意思:(风月,风月)

    1.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