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千里间,风月两边时。
意思:千里山川之间,风月两边时。
出自作者[南北朝]陈叔宝的《有所思 其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深婉含蓄的笔触,抒写了遥思中的期待和期待中的遥思。它通过遥思与期待这一特定的心理感受,表现了人生中一种普遍而持久的感情。
首句“杳杳与人期,遥遥有所思”直接点出远期所思,并暗示这种思念之情因盼而深。两句中一“杳”一“遥”,既表明空间的远隔,又暗示时间的久长,这种深浓的思念之情,真是“思君令人老”啊!
三、四两句写出了由期待而引起的心理变化。正因为有所期待,所以由期待而产生思念,由思念而感到忧伤;又正因为距离遥远,所以由思念而感到渺茫,而惆怅。千里之外的风月,似乎也因之而减色、而迟缓了。这里“风月两边时”,也暗示着两地相思已久。“山川”二字承上句而来,暗中兼写彼此,山川虽远,情意绵绵。
五、六两句直接描述思念中的期待和期待中的思念。“相对”承上句“遥思”而来,指与所思之人相对之时,春光正好,然而只有自己此时独感春光甚剧,那怕是暂时的片刻的相聚,也觉得分外痛楚。相望则暗指对方同样在望己,只是不见踪迹,因而更增惆怅。
末两句写梦来疑所表达的感情层次。“当由分别久”,是对上述感受的理性思索;“梦来还自疑”,则是这种感受的自觉体验。前者是写期待的结果,只能寄希望于梦境;后者是写梦境成空之后,所体验到的空虚和惆怅。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色是善于通过心理的微妙变化来表达感情。诗中没有对“人期”的具体内容作任何交代,也没有对“山川”的具体环境作任何描绘,但通过对“杳杳”“遥遥”“春那剧”“还自疑”等词语的运用,却成功地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虽然抽象,却是人生中一种普遍而持久的感情。因此,它具有深刻而感人的艺术力量。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韵律优美和谐,也是其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整首诗的节奏轻快明朗,流畅自然,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许多富有音乐性的词语,如“杳杳”“遥遥”“风月”“春那剧”“还自疑”等,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更加优美动听。
总之,这首诗通过深婉含蓄的心理描写和优美的语言韵律,成功地传达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心理感受,具有深刻而感人的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