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正乐府十篇·哀陇民》 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

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

意思:陇川有戍守的士兵,戍守的士兵也不熟悉。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正乐府十篇·哀陇民》

全文赏析

这首诗《陇山千万仞》是一首对陇山生活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人们生活艰辛的同情。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陇山人民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困境。 首先,诗中通过对陇山的高度、险峻和不可攀登的描述,展现了陇山的壮丽和险峻。诗人用“千万仞”来形容陇山的高度,用“鹦鹉巢其巅”来描绘鹦鹉在山顶上筑巢的情景,这些都生动地展现了陇山的壮丽和神秘。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穷危又极嶮,其山犹不全”来表达了陇山环境的险恶和不易攀登。 其次,诗中通过对陇川人民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生活艰辛。诗人用“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来描绘陇川人民的艰难生活,他们像在天空中悬空一样艰难地攀登,这表达了他们的生活困境。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来表达了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安全的渴望。 最后,诗中通过对陇川戍卒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和统治者的不满。诗人用“戍卒亦不闲”来描绘戍卒们的生活状态,他们没有闲暇时间,这表达了他们的疲惫和无奈。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来表达了统治者对珍禽的喜爱和对人命的轻视。 整首诗充满了对陇川人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批判和反思。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陇川人民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困境,同时也传达了对和平和公正的呼唤。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它不仅是对陇川人民的描绘和同情,也是对战争和统治者的批判和反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
穷危又极嶮,其山犹不全。
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
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
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
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
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
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
吾闻古圣王,珍禽皆舍旃。
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戍卒

    读音:shù zú

    繁体字:戍卒

    英语:garrison soldier

    意思:戍守边疆的士兵。
    汉·贾谊《过秦论》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唿,不用弓戟之兵,鉏櫌白梃,望屋而食

  • 不闲

    读音:bù xián

    繁体字:不閑

    意思:(不闲,不闲)
    不娴熟,不精通。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
    三国·魏·曹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