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寒》 莫向楼头吹玉笛,断鸿凄雁不堪听。

莫向楼头吹玉笛,断鸿凄雁不堪听。

意思:不要向楼顶吹玉笛,断鸿凄凉雁不堪听。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早寒》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孤独清醒的自我价值的认同。 首联“高天霜露已先零,众醉何人解独醒。”描绘了深秋的景象,霜露已经落下,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在这样的环境中,众人都沉醉于醉生梦死的状态,只有诗人清醒地意识到这一切。这是一种孤独和清醒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颔联“坐对沧江怀远道,静看落叶下空庭。”诗人独自坐在庭院中,对着江水思念远方的故人,静静地看落叶飘落空旷的庭院。这一联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颈联“故园台榭胡尘黯,环海鱼龙夜气腥。”诗人回忆起故园的台榭已经被战火熏黑,环海之滨的鱼龙在夜晚散发着腥气。这一联描绘了世事的变迁和沧海桑田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 尾联“莫向楼头吹玉笛,断鸿凄雁不堪听。”诗人提醒自己不要在楼头吹奏玉笛,因为那会唤起对远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让断鸿凄雁的声音更加难以承受。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深深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孤独清醒的自我价值的坚守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深秋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清醒的自我价值的坚守。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如霜露、落叶、江水、台榭、鱼龙、玉笛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天霜露已先零,众醉何人解独醒。
坐对沧江怀远道,静看落叶下空庭。
故园台榭胡尘黯,环海鱼龙夜气腥。
莫向楼头吹玉笛,断鸿凄雁不堪听。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断鸿

    读音:duàn hóng

    繁体字:斷鴻

    意思:(断鸿,断鸿)

    1.失群的孤雁。
    唐·李峤《送光禄刘主簿之洛》诗:“背枥嘶班马,分洲叫断鸿。”
    宋·何薳《春渚纪闻瓦缶冰花》:“次日又成寒

  • 楼头

    读音:lóu tóu

    繁体字:樓頭

    意思:(楼头,楼头)

    1.楼上。
    唐·王昌龄《青楼曲》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落日楼头,断

  • 不堪

    读音:bù kān

    繁体字:不堪

    短语:禁不起

    英语:utterly

    意思:
    1.不能承当;不能胜任。
    《国语周语上》:“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