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 杖藜舍舆马,十里与僧期。

杖藜舍舆马,十里与僧期。

意思:杖藜舍弃车马,十里与僧期。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漫步山间,不知疲倦地与僧人会面的情景。他拄着手杖,步行十里,感受身心的放松与愉悦。诗人感叹自己曾经担忧年龄渐长、身体衰弱的状况,但如今虽然已经到了六十岁,却并未感到特别虚弱。身心的兴奋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激发,身体的力量也在行走中得到了体现。他寻找云雾缭绕的地方,欣赏水滴敲击泉水的声响,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之中。最后,诗人呼吁南村的韦处士和西寺的闲禅师一起跟随他,无论是山头还是涧底,都要保持健康的身体,享受生命的美好。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以及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通过描绘秋景、山游、寻云、听泉等场景,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乐观向上、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境界。诗句流畅自然,语言简洁明了,表达了诗人的真挚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染。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景引闲步,山游不知疲。
杖藜舍舆马,十里与僧期。
昔尝忧六十,四体不支持。
今来已及此,犹未苦衰羸。
[予往年有诗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六十年太老,四体不支持。
今故云。
]心兴遇境发,身力因行知。
寻云到起处,爱泉听滴时。
南村韦处士,西寺闲禅师。
山头与涧底,闻健且相随。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杖藜

    读音:zhàng lí

    繁体字:杖藜

    英语:Chenopodium giganteum

    意思: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
    《庄子让王》:“原宪华冠縰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