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薇蕨蜀山铜,可见夷齐与邓通。
意思:西山薇蕨蜀山铜,可以看见夷齐与邓通。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读史记列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食物和历史反思的。它描绘了西山薇蕨和蜀山铜这两种地方特产,并以此引出对古代贤人邓通和佞幸之臣的饿死的思考,同时对历史记录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
首句“西山薇蕨蜀山铜”是对地方特产的赞美,以食物作为切入点,诗人巧妙地引出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诗人描绘了西山的薇蕨和蜀山的铜,这两种食物代表了地方特色,同时也象征着地方文化和历史。
“可见夷齐与邓通”一句,诗人将古代的贤人伯夷和叔齐与佞幸之臣邓通并列,形成鲜明的对比。伯夷和叔齐是古代的贤人,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拒绝吃周的食物,最后饿死。而邓通则是佞幸之臣,他靠着阿谀奉承得到皇帝的宠爱,但最后也饿死。这两人的命运形成对比,引发了诗人对贤愚不辨、赏罚无度的反思。
“佞幸圣贤俱饿死”一句,诗人直接点出了主题,表达了对佞幸之臣和圣贤之人都可能饿死的感慨。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道德标准的深深忧虑。
“若无史笔等头空”一句,诗人借用了“史笔”的概念,表达了对历史记录重要性的认识。如果没有历史的记载,那么这些贤人和佞幸之臣的故事就可能被遗忘,他们的命运也就可能被忽视。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记录的重要性,它不仅记录了事件,也记录了人性,也提醒我们要以公正、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食物为切入点,通过对地方特产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对公正、道德和历史记录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思考的诗,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