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裴煜二首》 长嗟贫累心,更苦病摧壮。

长嗟贫累心,更苦病摧壮。

意思:长嗟贫累心,更易患摧毁壮。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答裴煜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感情色彩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理解。 首先,诗人在开头两句“寥寥今非古,感激事真妄。”中,就表达了他对现实和过去的鲜明对比,以及对事物真假的深深感慨。这种开篇直接点题的手法,使得诗人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展现。 接着,诗人通过“参差势已甚,决起意犹强。”来描绘人生的起伏不定,以及自己在面对困境时,仍然坚韧不屈的决心。这里,诗人的笔触显得非常生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坚韧和毅力。 在“亲朋为忧危,议语数镌荡。”中,诗人表达了亲朋好友对他的关心和担忧,这也反映出他当时处境的艰难。这里的描述非常真实,使人感受到诗人深深的感激和亲情友情的温暖。 然后,诗人在“长嗟贫累心,更苦病摧壮。”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苦难和病痛的折磨的感叹。这里的语言非常生动,使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痛苦和无奈。 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痛苦之中,他在“微诚岂天与,今晨子来贶。”中,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抗争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里的转折,使得诗人的形象更加鲜明和立体。 最后,诗人在“相欢匪貌济,所得实心尚。”中,表达了他对人际关系的理解:真正的欢乐并非来自表面的繁华,而是源于内心的真诚。这种深刻的见解,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理解。诗的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寥寥今非古,感激事真妄。
曾谁省孤心,只以弭群谤。
参差势已甚,决起意犹强。
亲朋为忧危,议语数镌荡。
久之等聋眊,兀矣坐闾巷。
长嗟贫累心,更苦病摧壮。
微诚岂天与,今晨子来贶。
顾惭小人愚,未出众夫上。
狂言屈子吟,浩歌仍子倡。
相欢匪貌济,所得实心尚。
时节虽已晏,梅柳幸欲放。
过从勿厌倦,相迟非欎盎。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长嗟

    读音:cháng jiē

    繁体字:長嗟

    意思:(长嗟,长嗟)
    犹长叹。
    南朝·梁·王僧孺《寄何记室》诗:“思君不得见,望望独长嗟。”
    唐·杜甫《祠南夕望》诗:“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 贫累

    读音:pín lèi

    繁体字:貧纍

    意思:(贫累,贫累)
    谓为贫穷所累。
    清·李塨《答冯枢天书》:“及今阅来教,乃知深以习斋学为是,特贫累遂耽阁也。”

    解释:1.谓为贫穷所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