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台归欲碍。
意思:竹台回家想障碍。
出自作者[南北朝]何逊的《正钗联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竹台归欲碍》是一首描绘园林景色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台、花林、簪子、耳环等园林中的各种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关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首联“竹台归欲碍,花林出未通”,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竹台和花林的形象。竹台高耸,似乎阻碍了视线,而花林则从另一侧延伸出来,与竹台形成对比。这种描绘方式巧妙地展现了园林的层次感和深度,同时也暗示了园中景色的丰富多样。
颔联“度簪先分影,转珥忽瞻风”,这两句诗描绘了簪子和耳环的形象。簪子在穿过花枝时,似乎将花影分成了两半;而耳环在风中转动时,又让人感到一阵凉爽。这些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园林中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和触觉体验。
颈联“双桥耀宝钿,阗阗密复丛”,诗人描绘了园林中的双桥和繁茂的花丛。双桥上闪耀着宝石,花丛则密集而又繁茂。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反差,进一步展现了园林的美丽和丰富性。
尾联“羞令挂缨阙,整插补余空”,诗人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园林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他希望自己能够将挂缨留在园林中,不再带离;同时也会将多余的花枝插在空缺的地方,使园林更加美丽。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园林美景的珍视和欣赏,也体现了他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林中的各种元素和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园林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描绘园林景色的诗篇,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