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苗若兰与胡斐对答》 惭无灵辄,以报随宣。

惭无灵辄,以报随宣。

意思:惭愧没有灵辄,以报随宣。

出自作者[当代]金庸的《苗若兰与胡斐对答》

全文创作背景

金庸创作《苗若兰与胡斐对答》的背景主要源于他的武侠小说创作。这部作品是金庸武侠小说《飞狐外传》中的一部分,讲述了苗若兰和胡斐之间的对话和情感纠葛。金庸在创作这部小说时,通过苗若兰和胡斐的对答,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内心矛盾,为故事增色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大多取材于历史背景,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元素和文化内涵,因此《苗若兰与胡斐对答》的创作背景也与历史文化紧密相关。同时,金庸在创作过程中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感描写,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感人,成为了经典的武侠小说作品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本日大难,口燥舌乾。
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经历名山,芝草飜飜。
仙人王乔,奉药一丸。
自惜袖短,内手知寒。
惭无灵辄,以报随宣。
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亲交在门,饥不及餐。
欢日尚少,戚日苦多。
以何忘忧,弹争酒歌。
淮南八公,要道不烦。
参驾六龙,游戏云端。
作者介绍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关键词解释

  • 灵辄

    读音:líng zhé

    繁体字:靈輒

    意思:(灵辄,灵辄)
    《左传宣公二年》载:灵辄饥困于翳桑时,受食于赵盾,盾并以箪食与肉遗其母。后辄为晋灵公甲士,灵公伏甲欲杀盾,辄倒戈相救。
    盾问其故,曰:“翳桑之饿人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