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浩歌行》 鬓发苍浪牙齿疏,不觉身年四十七。

鬓发苍浪牙齿疏,不觉身年四十七。

意思:鬓发苍浪牙齿稀疏,不觉得自己年四十七。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浩歌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深沉、感慨良多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人生意义的深深思考。 首段,诗人描绘了自己已经四十七岁,感叹时间无情,岁月不居,时光荏苒。他看着自己苍老的头发和疏落的牙齿,感到时间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接着,诗人反思过去的日子,感到无法留住白日,也无法借助仙丹妙药来保持青春。他看到自己的容颜日渐衰老,对于在历史上留下的功名也在疑惑中。他试图抓住年轻时的机会等待富贵,但富贵却并未如期到来。 然后,诗人描绘了死亡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无论贤愚贵贱,最终都会走向北邙山的坟墓。他感叹古来如此,不仅是他一个人面对生命的终结,每个人都会面临同样的命运。 然而,尽管诗人对死亡有深深的忧虑,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选择用酒来麻醉自己,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他想起颜回早逝、伯夷饿死的命运,认为自己所得到的已经很多。他提醒自己,功名富贵需要等待命运,如果命运不来,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深思考和感慨,对时间的无奈和无力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求。它提醒我们珍惜时间,面对生命的终结保持乐观的态度,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长地久无终毕,昨夜今朝又明日。
鬓发苍浪牙齿疏,不觉身年四十七。
前去五十有几年?
把镜照面心茫然。
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朱颜日渐不如故,青史功名在何处?
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
去复去兮如长何,东流赴海无回波。
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冢墓高嵯峨。
古来如此非独我,未死有酒且高歌。
颜回短命伯夷饿,我今所得亦已多。
功名富贵须待命,命若不来知奈何。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鬓发

    读音:bìn fà

    繁体字:鬢發

    短语:鬓 鬓角

    英语:hair on the temples

    详细释义:鬓角的头发。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玄德曰:「吾年已

  • 不觉

    读音:bù jué

    繁体字:不覺

    英语:unconsciously

    意思:(不觉,不觉)

    1.沉睡不醒。
    《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

  • 牙齿

    读音:yá chǐ

    繁体字:牙齒

    短语:齿 牙

    英语:tooth

    意思:(牙齿,牙齿)

    1.人类和某些动物口腔内外的、具一定形态的高度钙化的坚硬组织。有撕咬

  • 苍浪

    读音:cāng làng

    繁体字:蒼浪

    意思:(苍浪,苍浪)
    花白。
    唐·白居易《冬至夜》诗:“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鬚鬓转苍浪。”
    明·张四维《双烈记写意》:“年迈已衰残,鬓髮苍浪骨髓干。”

  • 十七

    读音:shí qī

    繁体字:十七

    意思:十分之七。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郭象注:“世之所重,则十言而七见信。”
    宋·苏轼《范景仁墓志铭》:“以今赋入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