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春苦雨书怀》 风声怒打屋,寒气狞穿衾。

风声怒打屋,寒气狞穿衾。

意思:风声怒打屋,寒冷的天气却穿被子。

出自作者[宋]李覯的《中春苦雨书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忧虑,描绘了连绵大雨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痛苦。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大雨比作泉泻、河底漏、坎宫水等,表现出大雨的威力和无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奈,以及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哀叹。 诗中的“春秋书大雨,三日已为霖”,描绘了大雨的频繁和持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曾无书夜别,顾恐山岳沉”,则表达了大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得夜晚无法安睡,让人感到恐惧和不安。 “疑是天上河,底漏不可禁”,将大雨比作天上的河流,表现出其汹涌澎湃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大雨无法控制的无奈和无力感。 “傍无女娲石,欲补难为针”,则表达了人们对于无法阻止大雨的无奈和无助,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的向往和寄托。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描绘了大雨的威力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奈,以及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哀叹。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深度的诗篇,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秋书大雨,三日已为霖。
如何方春时,终月常积阴。
淙空若泉泻,盪地成渊深。
曾无书夜别,顾恐山岳沈。
疑是天上河,底漏不可禁。
傍无女娲石,欲补难为针。
又疑坎宫水,阳曜所不临。
何等大鬼物,戏把北斗斟,谁笼三足乌,冷卧空桑林。
勾芒失权柄,羞耻啼盈襟。
枉杀几树花,恣许泥土浸。
或云天有意,欲使诛荒淫。
田谷彼何罪,芽颖当森森。
一粒且漂溺,不啻千黄金。
路绝吊客行,馁我忧巢禽。
风声怒打屋,寒气狞穿衾。

关键词解释

  • 寒气

    读音:hán qì

    繁体字:寒氣

    短语:寒流

    英语:chilliness

    意思:(寒气,寒气)
    寒冷之气。
    《礼记月令》:“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

  • 风声

    读音:fēng shēng

    繁体字:風聲

    短语:局势 事态 形势 局面 情势 风云 气候 态势 阵势

    英语:wind

    意思:(风声,风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