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平防贼少,山险下驴多。
意思:和平时期防贼少,山路下驴多。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送臧奎之宁州谒韩使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首句“路远邠郊外,严冬去若何”,诗人以平实的语言点出了旅途的遥远和冬天的严寒,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邠郊,是诗人将要经过的地方,这个地名给人一种遥远而陌生的感觉,增加了诗的神秘感。而“严冬”则直接描绘了旅途的艰难,引发了读者对诗人接下来遭遇的想象。
“时平防贼少,山险下驴多”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时局安宁,很少有盗贼出没,所以人们无需过多地防备,这从“防贼少”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山路艰险,人们为了安全起见,不得不选择下驴(驴车)行走,这从“山险下驴多”可以看出。这两句既描绘了邠郊的地理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观察和思考。
“塞色晴犹惨,蕃音译尚讹”两句继续描绘了邠郊的景象。塞色惨淡,可能是由于冬天的缘故,天气阴沉,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蕃音译尚讹,则描绘了异族语言的音译尚且不准确,更显出环境的陌生和神秘。
最后,“贤侯虽礼待,陟屺愿频歌”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当地长官的礼遇的感谢,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陟屺之歌,出自《诗经》中的《陟岵》,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这里诗人用“愿频歌”来表达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时局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平实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