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孟仲习宜君令》 政成心更逸,道胜意常宽。

政成心更逸,道胜意常宽。

意思:政治成就心更安逸,道胜意常常宽恕。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孟仲习宜君令》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意境的诗。让我们逐句进行赏析: 首句“合抱生毫末”,借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典故,意在表达大事皆从小事起,高大的树木都是从微小的苗芽生长而来的。这既表明了诗人对于细微之处的重视,也展示了他的远见卓识。 第二句“无为厌小官”,无为而治,不厌烦担任小官。这句话体现了诗人的谦逊态度和尽职尽责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仕途的看法:职位虽小,只要用心去做,也能发挥出大的作用。 第三句“政成心更逸”,意思是政务处理得当,心中更加安逸。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工作成果的自信和满足,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第四句“道胜意常宽”,意思是道义胜利,心中常常宽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道义的坚守,以及他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 第五、六句“野迥山形秀,云疏雪意阑”,描绘了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借景抒怀,传达出一种豁达、开阔的心境。 最后两句“离杯如不心,何用御祁寒”,意为如果离别时不舍,又何必抵御严寒。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坦然态度,同时也展示了他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意境深远,哲理深刻,通过对自然、人生、道德等多个方面的描绘和抒发,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合抱生毫末,无为厌小官。
政成心更逸,道胜意常宽。
野迥山形秀,云疏雪意阑。
离杯如不心,何用御祁寒。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成心

    读音:chéng xīn

    繁体字:成心

    短语:故 有意识 明知故问 明知故犯

    英语:(adj) deliberate; with prior intent

    意思:

  • 逸道

    读音:yì dào

    繁体字:逸道

    意思:使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法令等。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
    《晋书郄诜传》:“苟思其利而除其害,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