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云》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意思:渡江随鸟影,拥抱树隔着猿吟。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云》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 首联“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表达了作者对世界万物的一种理解,即东西是没有阻碍的,万物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这一联表达了一种开阔、自由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世界的尊重和理解。 颔联“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描绘了洞庭湖和巫峡的壮美景色。早晨,洞庭湖广阔无垠,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而傍晚,巫峡深邃神秘,引人深思。这两句诗以洞庭湖和巫峡为背景,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颈联“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作者在渡江时,随着鸟的影子而移动,在树林中,隔着树林听到猿猴的吟唱。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尾联“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未来的希望。作者劝诫人们不要隐居避世,而要关注社会问题,为改变社会现状而努力。同时,作者也坚信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就像那些枯萎的禾苗等待着春雨一样,人们也期待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变革的期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
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渡江

    读音:拼音:dù jiāng 五笔:iyia

    渡江的解释

    使用船舶、竹筏等工具横穿江河。

    词语分解

    • 渡的解释 渡 ù 横过水面: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 由此到彼:渡过难关。 转手,移交:引渡。 过河的地方
  • 猿吟

    读音:yuán yín

    繁体字:猿吟

    意思:猿猴长鸣。
    北周·庾信《伤心赋》:“鹤声孤绝,猿吟肠断。”
    唐·杜牧《云》诗:“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陈三立《上元夜泛秦淮观游》诗:“夜阑茗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