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意思:渡江随鸟影,拥抱树隔着猿吟。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云》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
首联“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表达了作者对世界万物的一种理解,即东西是没有阻碍的,万物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这一联表达了一种开阔、自由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世界的尊重和理解。
颔联“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描绘了洞庭湖和巫峡的壮美景色。早晨,洞庭湖广阔无垠,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而傍晚,巫峡深邃神秘,引人深思。这两句诗以洞庭湖和巫峡为背景,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颈联“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作者在渡江时,随着鸟的影子而移动,在树林中,隔着树林听到猿猴的吟唱。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尾联“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未来的希望。作者劝诫人们不要隐居避世,而要关注社会问题,为改变社会现状而努力。同时,作者也坚信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就像那些枯萎的禾苗等待着春雨一样,人们也期待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变革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