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楼》 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

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

意思:小郡大江边,高楼晚上照前。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西楼》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大江边危楼夕照前的独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 首句“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描绘了小郡和大江的壮丽景象,危楼夕照,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危楼前的大江边显得格外壮美。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展现出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青芜卑湿地,白露深泬寥天”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青芜覆盖着低洼的湿地,白露弥漫在空旷的天际,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这里的“青芜”和“白露”象征着生机与死亡的对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 “乡国此时阻,家书何处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他无法与家人联系,无法知道他们的生活状况,这种乡国之思和忧虑深深打动着读者。 最后,“仍闻陈蔡戍,转战已三年。”这两句表明战事仍在继续,诗人已经在那里战斗了三年。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坚韧和勇敢,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江边的危楼夕照,青芜湿地和白露泬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诗中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和思考,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
青芜卑湿地,白露深泬寥天。
乡国此时阻,家书何处传?
仍闻陈蔡戍,转战已三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危楼

    读音:wēi lóu

    繁体字:危樓

    英语:high tower

    意思:(危楼,危楼)
    高楼。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沮水》:“危楼倾崖,恒有落势。”
    南朝·梁徐悱《古意

  • 夕照

    读音:xī zhào

    繁体字:夕照

    英语:afterglow

    意思:
    1.傍晚的阳光。
    唐太宗《望雪》诗:“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宋·陆游《野饮》诗:“平堤渐放

  • 大江

    长江 。《楚辞·九歌·湘君》:“望 涔阳 兮极浦,横 大江 兮扬灵。”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 钟山 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 。”

    读音:dà jiāng

  • 边危

    读音:biān wēi

    繁体字:邊危

    意思:(边危,边危)
    指边疆的危急形势。
    晋·潘岳《马汧督诔》:“保此汧城,救我边危。”
    《南史梁纪上武帝上》:“公星言鞠旅,禀命徂征,拯我边危,重获安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