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勇自辩,盛气争可否。
意思:年轻勇敢自辩,负气争论是否。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寄答参寥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诗歌创作和自我表达的困扰。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但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首段中,“我生为文章,与众常不偶”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执着和热爱,他深信自己生来就是为了创作诗歌,这是他的天性。然而,“出其所为诗,不笑即嘲诟诟”则揭示了他在创作诗歌时面临的困境。他的诗作要么不被理解,要么被嘲笑讥讽,这表明他在诗歌创作上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赞赏。
“少年勇自辩,盛气争可否”描述了诗人年轻时的自信和坚持,他敢于为自己辩护,坚持自己的观点,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然而,“年来知所避,不敢出诸口”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逐渐明白了什么是可以说的,什么是不可以说的,他学会了审时度势,不再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
“时时未免作,包以千袭厚。低心让儿曹,默默众人后。”描述了诗人在不适当的时候仍会写诗,但会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观点,不再争强好胜,甘愿默默无闻。
“见君不能已,颇亦陈所有。”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某位朋友的感激之情,因为这位朋友能够理解他,并向他展示他的作品。
最后,“如何瞥然去,使我不得友。”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这位朋友的遗憾,他希望他们能够一直做朋友,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如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坚持,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自如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无奈。尽管如此,他仍然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理解他的人,与他分享他的作品,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