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扬州慢·淮左名都》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意思: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全文创作背景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在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姜夔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感慨不已。扬州曾是历史上的繁华之地,但经过金兵两次大举南侵,扬州变得破败不堪。姜夔回忆起昔日扬州的繁华,悲叹今天的荒凉,因此创作了这首词,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作者介绍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竹西

    读音:zhú xī

    繁体字:竹西

    意思: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后人因于其处筑竹西亭,又名歌吹亭,在扬州府·甘泉县(今江苏省·扬州市)北。
    宋·姜夔《扬州慢》词:“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

  • 名都

    读音:míng dōu

    繁体字:名都

    意思:
    1.着名的城市。
    《战国策秦策二》:“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

    2.着名的都城。
    汉·班固《西都赋》:“

  • 淮左

    读音:huái zuǒ

    繁体字:淮左

    意思:淮河以东地区。
    《南史徐陵传》:“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无过者。”

    解释:1.淮河以东地区。

  • 佳处

    读音:jiā chǔ

    繁体字:佳處

    意思:(佳处,佳处)

    1.优美之处。
    《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臺赋》”南朝·梁·刘孝标注:“‘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此赋之佳处。”

  • 解鞍

    读音:jiě ān

    繁体字:解鞍

    意思:解下马鞍。表示停驻。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之三:“严驾越风寒,解鞍犯霜露。”

  • 少驻

    读音:shǎo zhù

    繁体字:少駐

    意思:(少驻,少驻)
    短暂停留。
    宋·苏轼《与陈辅之书》:“万里海表不死,归宿田里得疾,遂有不起之忧,岂非命耶?若得少驻,复与故人一笑,此又望外也。”

  • 初程

    读音:chū chéng

    繁体字:初程

    意思:
    1.刚开始的旅程。
    唐·司空图《江行》诗之二:“初程风信好,迴望失津楼。”
    宋徐铉《送李着作之汉阳》诗:“初程微雨霁,满路落花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