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意思:不远万里奔赴知己,一句话实在令人叹息。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古代文人壮志和抱负的诗篇,它通过描绘一位英勇的文人赴万里之外的知己之约,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忠诚勇敢。 首先,诗人通过“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表达了对古人诚信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这位文人赴万里之约的决心和勇气。接着,“一言诚可叹”表达了这位文人赴约的真诚和可贵,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自信和勇气。 在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这位文人的行程,展现了他的勇敢和坚韧。“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这两句诗描绘了文人的行程,他穿越了寒冷的月窟,剑术指向了遥远的楼兰,这表现了他的勇敢和决心。 在到达目的地后,诗人描绘了北庭的壮丽景色和武备森严的气势。“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这两句诗描绘了北庭的地势和城池,表现出了一种雄壮和威严的气氛。而“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则表现了这位文人面对武备时的自信和从容,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儒雅和才情。 在诗的结尾,诗人描绘了这位文人建功立业的情景。“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这几句诗表现了这位文人练兵、杀敌、献捷的情景,展现了他的英勇和忠诚。而“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则表现了他的自信和抱负,他期待着在朝廷中施展才华,为国家建功立业。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这位文人遭遇的感慨。“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这两句诗暗示了这位文人虽然才华横溢,但仍然无法摆脱权势的束缚,这让人感到一种无奈和惋惜。而“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则表现了这位文人遭遇的不公和坎坷,让人感到一种同情和感慨。 最后,“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文人的鼓励和支持,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和忠诚勇敢的诗篇,它通过描绘一位英勇的文人赴万里之约的情景,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壮志和抱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权势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让人感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可叹

    读音:kě tàn

    繁体字:可嘆

    英语:what a pity; regrettable

    意思:(参见可叹,可叹)

    近义词: 可是

    反义词:

  • 知己

    读音:zhī jǐ

    繁体字:知己

    短语:亲昵 不分彼此 情同手足 近乎 血肉相连 如胶似漆 挚 亲密无间 亲密 密切 亲切 千丝万缕 心心相印 恩爱 如鱼得水 亲近 形影不离 亲 亲爱 近 水乳交融 接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