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王使君赴苏台》 东南一望可长吁,犹忆王孙领虎符。

东南一望可长吁,犹忆王孙领虎符。

意思:东南一望可以长吁,还记得王孙领虎符。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送王使君赴苏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战乱时期东南地区情况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人民的苦难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句“东南一望可长吁,犹忆王孙领虎符。”描绘了诗人遥望东南的景象,却只能无奈地长叹。这里的“王孙领虎符”可能是指曾经的繁华景象,但现在却只能回忆。虎符是古代调兵遣将的重要信物,而曾经的王孙家族可能拥有虎符,象征着他们的权力和地位。然而,现在这一切都已不再,只能成为回忆。 “两地干戈连越绝,数年麋鹿卧姑苏。”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难。干戈象征着战争,连年战争使得越绝地区和姑苏地区的人民生活困苦,就像麋鹿在姑苏城外徘徊一样。 “疲甿赋重全家尽,旧族兵侵太半无。”描绘了人民因战争而遭受的沉重负担。疲甿是指疲惫的农民,他们为了支持战争,不得不加重赋税,甚至全家都倾尽所有。而旧族兵侵则是指贵族家族因战争而衰败,使得大部分人失去了家园和生计。 “料得伍员兼旅寓,不妨招取好揶揄。”最后一句以伍员的故事作结,伍员是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他曾在旅途中受到屈辱,但最终成功复仇。这里诗人表示,即使在战乱时期,像伍员这样的人也可能会旅居他乡,不妨去招揽他们,或许他们能为这个动荡的时代带来一些改变。 整首诗以沉重的笔调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出诗人对时代的深深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南一望可长吁,犹忆王孙领虎符。
两地干戈连越绝,数年麋鹿卧姑苏。
疲甿赋重全家尽,旧族兵侵太半无。
料得伍员兼旅寓,不妨招取好揶揄。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虎符

    读音:hǔ fú

    繁体字:虎符

    英语:tiger-shaped tally issued to generals as imperial authorization for loop movement in ancient China <

  • 王孙

    读音:wáng sūn

    繁体字:王孫

    英语:prince\'s descendants; offspring of the nobility

    意思:(王孙,王孙)

    1.王的子孙。后泛指

  • 东南

    读音:dōng nán

    繁体字:東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east

    意思:(东南,东南)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 一望

    引用解释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诗:“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西游记》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墙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