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昭长老请赞》 全无孔窍,指桑骂柳。

全无孔窍,指桑骂柳。

意思:完全没有孔窍,指着桑树骂柳。

出自作者[宋]释法薰的《昭长老请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它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和意象,描绘了禅宗的智慧和修行方式。 “全无孔窍,指桑骂柳”描绘了禅修者的无我状态,他们已经超越了感官的束缚,不再被外在的事物所影响,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无法触动他们。他们就像指桑树而骂柳树的人一样,对周围的世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瞎衲僧正眼,破东山暗号”进一步描绘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他们用内在的眼睛看破一切,不受外界的干扰。他们用内在的声音打破一切障碍,就像破东山一样,无所不能。 “三点前,三点后”是时间的象征,它暗示了禅修者在时间上的自由和超越。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禅修,不受时间的限制。 “起模画样已无端,一任傍人论好丑”则表达了禅修者的无为和无执。他们不再被外在的形象所束缚,不再追求外在的好坏。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修行,任由他人去评论。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越感官、超越时间、超越外在形象的禅修状态,表达了禅宗的智慧和修行方式。它提醒我们,我们应该超越感官的束缚,不受外在的评价和影响,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全无孔窍,指桑骂柳。
瞎衲僧正眼,破东山暗号。
三点前,三点后。
起模画样已无端,一任傍人论好丑。

关键词解释

  • 孔窍

    读音:kǒng qiào

    繁体字:孔竅

    意思:(孔窍,孔窍)

    1.洞孔,常指眼、耳、口、鼻等器官。
    《韩非子解老》:“知治人者其思虑静,知事天者其孔窍虚。思虑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日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