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园闲兴(二首)》 当路阙追攀,端居自掩关。

当路阙追攀,端居自掩关。

意思:当道路网攀登,端坐在掩盖自己关。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西园闲兴(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当路阙追攀,端居自掩关。
听钟知近寺,看画忆登山。
哓栉风林下,宵吟雨阁间。
天应怜我懒,独与少年闲。》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篇。它通过描绘诗人日常生活的细节,如听钟、看画、晓梳风林、宵吟雨阁等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淡然。 首联“当路阙追攀,端居自掩关”,诗人以一种回顾的口吻,表达了自己曾经在官场上的忙碌与追求,如今却选择隐居的生活。这一转折点明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选择。 颔联“听钟知近寺,看画忆登山”,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他能够通过钟声判断寺庙的距离,通过看画回忆起曾经的登山经历,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颈联“哓栉风林下,宵吟雨阁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在林下晓梳风,在雨中的阁楼里夜吟,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的勤劳和坚韧,同时也传达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尾联“天应怜我懒,独与少年闲”,诗人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然懒散但却享受与少年同等的闲适生活的情感。这里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满足和淡然。诗人的懒散并非消极,而是对生活的另一种理解和享受。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当路阙追攀,端居自掩关。
听钟知近寺,看画忆登山。
哓栉风林下,宵吟雨阁间。
天应怜我懒,独与少年闲。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当路

    读音:dāng lù

    繁体字:噹路

    英语:block the way

    意思:(当路,当路)

    1.挡路;阻碍通行。
    《墨子号令》:“务色谩正,淫嚣不静,当路尼众,舍事后就

  • 掩关

    读音:yǎn guān

    繁体字:掩關

    意思:(掩关,掩关)

    1.关闭;关门。
    唐·吴少徵《怨歌行》:“长信重门昼掩关,清房晓帐幽且闲。”
    明·刘基《辛卯仲冬雨中作》诗之一:“青灯无光掩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