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道损喜雪》 薄厚曾无意,飘扬似有因。

薄厚曾无意,飘扬似有因。

意思:厚薄曾无意,飘扬似乎有因。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道损喜雪》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密雪已迎腊》是一首对冬季雪景的生动描绘,通过对雪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首联“密雪已迎腊,随风来拂巾”,诗人以“腊”代指冬季,描绘了腊雪在腊月降临的情景。雪随风飘扬,如同拂过头巾一般,形象生动,给人以清新之感。 颔联“偏知寒夜屋,不管醉归人”,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雪夜的情景,雪似乎懂得怜悯贫寒的人家,尽管诗人已经醉酒,但仍然被雪的美丽所吸引。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雪的深情。 颈联“暗积空庭合,偷装众树新”,诗人描绘了雪后庭院的美景,雪无声无息地堆积着,仿佛是庭院的装扮,装点着树木,显得格外清新。 接下来,“沃田将望岁,压疠且忘贫”,诗人通过雪的意象表达了对丰收的期望和对健康的祝愿。 “薄厚曾无意,飘扬似有因”,诗人对雪的厚薄、飘扬等特征进行了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最后,“暂欣供一赏,惜逐马蹄尘”,诗人对雪的美丽短暂感到惋惜,但仍然愿意欣赏这一美景,尽管它会随着马蹄声消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丰收和健康的祝愿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密雪已迎腊,随风来拂巾。
偏知寒夜屋,不管醉归人。
暗积空庭合,偷装众树新。
沃田将望岁,压疠且忘贫。
薄厚曾无意,飘扬似有因。
既能先覆物,乃见未饶春。
作阵从天落,何功得地均。
暂欣供一赏,惜逐马蹄尘。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飘扬

    读音:piāo yáng

    繁体字:飄揚

    短语:高扬 飞扬 依依 袅袅 飘忽 飘动 飘摇 飘洒 飞舞

    英语:fly

    意思:(飘扬,飘扬)

    1.随

  • 无意

    读音:wú yì

    繁体字:無意

    短语:无形中 误 不知不觉

    英语:inadvertent

    意思:(无意,无意)

    1.泯灭意虑;没有意念。

  • 有因

    读音:yǒu yīn

    繁体字:有因

    英语:reasonable

    意思:
    1.有道行。
    《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顾夫人﹞请了几个有因的道士,在青城山·老君庙里建醮,祈求仙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