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楼》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

意思:涛音天烟里落,依照约定焚香读易声。

出自作者[宋]高翥的《竹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句“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擅高名。”描绘了小楼的高耸入云,仿佛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竹子作为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在这里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象征着坚韧和毅力。而“平分”一词则表达了楼高如建瓴之势,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地连云堞登临委,栏俯晴江梦寐清。”描绘了登高临远的景色,可以看到云城堞,晴江清流,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的敬仰。这里提到了正始、咸平两个时期,表达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和敬仰。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最后一句描绘了涛声日日如烟落,仿佛可以听到焚香读易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的敬仰,给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擅高名。
地连云堞登临委,栏俯晴江梦寐清。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
作者介绍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关键词解释

  • 焚香

    读音:fén xiāng

    繁体字:焚香

    英语:cense

    意思:
    1.点燃檀香等香料。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属车酾酒,复道焚香。”
    宋·王谠《唐语林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