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赋除夜,一赋一衰残。
意思:年年赋除夕夜,一个赋一衰残。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除夜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年年赋除夜,一赋一衰残。家有三斗酿,春余半月寒。鸡豚不改旧,邻里自相欢。元日应无客,萧然不著冠。》是一首描写春节习俗和诗人淡泊、闲适心境的诗。
首联“年年赋除夜,一赋一衰残。”描绘了诗人每年除夕赋诗的情景,每年一次的诗歌创作,如同岁月的流逝,一年一年的过去,诗人的精神状态也随之逐渐衰残。这里诗人以赋诗这一传统习俗为引子,引出了自己年华老去、生命衰残的感慨。
“家有三斗酿,春余半月寒。”颔联描绘了诗人家中仅有的财产——三斗酒,而春天似乎并未给人们带来温暖,反而是寒意未消。这里诗人以简朴的生活描绘出一种淡泊、清苦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
颈联“鸡豚不改旧,邻里自相欢。”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鸡豚依旧,邻里之间自得其乐的场景。这里诗人以鸡豚不改旧来反衬自己的生活变迁,以邻里自相欢来表达自己与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
尾联“元日应无客,萧然不著冠。”诗人描绘了在新年这一天,他应该没有客人来访,自己将过着清净、淡泊的生活,不需要戴冠。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淡泊、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除夕、赋诗、简朴生活、邻里和谐、淡泊生活等春节习俗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淡泊、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