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记梦》 放臣绝朝谒,无路可酬恩。

放臣绝朝谒,无路可酬恩。

意思:放我断绝朝见,无路可酬恩。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记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古喻今,借张禹和虞翻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首联“昔梦趋旃厦,巍冠预讲论”,描绘了作者曾经在旃厦(古代一种大帐篷)中与众人讨论学问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曾经受到朝廷的重视和重用的回忆。 颔联“孤忠鄙张禹,薄命类虞翻”,借用张禹和虞翻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不被重用的愤懑之情。张禹是汉代名臣,而虞翻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忠臣,作者以他们自比,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命运的无奈。 颈联“稍觉刍言戆,徐瞻玉色温”,作者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言论可能过于直率,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希望朝廷能够看到自己的忠诚和才能。 尾联“放臣绝朝谒,无路可酬恩”,作者表达了自己被放逐后无法再为朝廷效力的无奈和悲愤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命运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梦趋旃厦,巍冠预讲论。
孤忠鄙张禹,薄命类虞翻。
稍觉刍言戆,徐瞻玉色温。
放臣绝朝谒,无路可酬恩。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放臣

    读音:fàng chén

    繁体字:放臣

    意思:放逐之臣。
    《文选祢衡<鹦鹉赋>》:“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
    李周翰注:“放臣,谓得罪见逐远国者。”
    宋·陆游《枕上偶成》诗:“放臣不复

  • 酬恩

    读音:chóu ēn

    繁体字:酬恩

    意思:谓报答恩德。
    唐·罗隐《青山庙》诗:“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
    宋·沈括《谢进守令图赐绢表》:“生负素志,不能效力于当年;没而有知,尚期酬恩于瞑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