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郑顾道招赏瑞香》 山城底处不春风,未似留宾郑驿中。

山城底处不春风,未似留宾郑驿中。

意思:山城底处不春风,没有像留宾郑骤中。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郑顾道招赏瑞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城春风处处的美景,以及主人在郑驿中热情留宾的场景。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表达,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情味的融合,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人间的温暖。 首联“山城底处不春风,未似留宾郑驿中”,描述了山城处处充满春风,而留宾的郑驿中更是春意盎然。这一对比,突显了郑驿中的春色更浓,更加热情好客。 颔联“家酿篘成玉池水,槛花移得锦薰笼”,通过家酿美酒和槛花移植的描绘,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雅致生活。这一联的意象生动,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美酒的甘醇和花卉的绚烂。 颈联“已将故事来招我,不著新诗去恼公”,通过描述主人以故事招待客人,而不写新诗打扰客人,表现了主人的体贴和细心。这一联也展示了诗人与主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尾联“从此溪南溪北路,桃蹊一任雨繁红”,通过对溪南溪北桃花盛开、春雨纷飞的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人情美好、生活和谐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人间的温暖。同时,诗人的情感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城底处不春风,未似留宾郑驿中。
家酿篘成玉池水,槛花移得锦薰笼。
已将故事来招我,不著新诗去恼公。
从此溪南溪北路,桃蹊一任雨繁红。
作者介绍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底处

    读音:dǐ chǔ

    繁体字:底處

    英语:what place; where

    意思:(底处,底处)
    何处。
    宋·杨万里《山云》诗:“春从底处领云来,日日山头絮作堆。”

  • 山城

    读音:shān chéng

    繁体字:山城

    英语:mountain city

    意思: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庾信《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