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不见佛,已悟本无相。
意思:进入大门不见佛,已悟本不相。
出自作者[宋]曹勋的《题澉浦金粟寺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佛教禅悟的境界。首句“入门不见佛,已悟本无相”直接表达了禅悟的核心,即佛并无具体形象,一切皆是虚幻。这也符合佛教中的“无我”观念,即世间万物皆无固定、永恒的本质。
接着,“若为是真求,沙界等寻丈”进一步阐释了这种观念。如果真正追求真理,那么整个世界,无论大小,都是寻找佛性的地方。这里的“沙界”指的是整个世界。
“欣蓬两禅老,妙悟灭心想”描述了诗人遇到两位禅老,他们已经达到了妙悟的境界,灭除了心中的妄想。这里的“灭心想”指的是消除心中的杂念,达到内心的平静。
最后,“行当求所求,筏喻不言桨”表达了诗人追求真理的决心。他将像乘着木筏一样,顺着水流前行,不需要额外的桨来推动。这里的“筏喻”是佛教中的一个比喻,意指佛法就像一只木筏,用来渡人过河,但过了河就应该放下木筏,不应执着于它。
整首诗以禅悟为主题,通过深入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禅宗的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