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龙吟·汉家炎运中微》 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

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

意思:想王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该说的是,从口袋中取出。

出自作者[宋]李纲的《水龙吟·汉家炎运中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汉家炎运中微》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它描绘了汉朝衰落,但坚信南阳真人崛起,扫清氛祲,中兴汉室的情景。 首先,诗中表达了对汉家炎运的深深忧虑,认为汉朝由于各种原因,运势已经处于低迷状态。这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担忧。然而,诗中又指出,天命并未离开汉家,新的君主将会出现,引领汉家走出困境。 “南阳自有,真人膺历,龙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路。”这几句描绘了新的君主的出现,他像龙虎一样崛起,初起时如同驱散乌合之众,独占鳌头。这为下文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这里描绘了敌军的强大和嚣张,但新君主毫不畏惧,率军迎战,势如破竹,最终战胜敌人。这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必胜的信心。 “豁达刘郎大度。对劲敌、安恬无惧。”这里对刘郎(可能是指新君主的尊称)的豁达胸襟进行了赞美,他面对强敌,却能安然无惧,这正是他能够成为英雄的关键。 “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虎豹哀嗥,戈鋋委地,一时休去。”这里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和胜利的喜悦。敌人被击败,武器丢弃在地,一时间停止了进攻。这充分展示了新君主的英勇和军队的强大。 最后,“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祲,作中兴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坚信新君主能够早日收复失地,扫清敌气,成为中兴之主。 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必胜的信心,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呼唤。它鼓舞人心,激励人们为了正义的事业而奋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家炎运中微,坐令闰位余分据。
南阳自有,真人膺历,龙翔虎步。
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路。
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
豁达刘郎大度。
对劲敌、安恬无惧。
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
虎豹哀嗥,戈鋋委地,一时休去。
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祲,作中兴主。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关键词解释

  • 旌旗

    读音:jīng qí

    繁体字:旌旗

    短语:帜 旗 幡

    英语:banners and flags

    意思:(参见旌旂)
    亦作“旌旂”。亦作“旍旂”。亦作“旍旗”。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探囊

    读音:tàn náng

    繁体字:探囊

    意思:
    1.到袋中摸取。喻偷窃;剽窃。语出《庄子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全写则揭箧,傍采则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