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 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

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

意思:此时秋满月关山,何处关山没有这个曲子。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管逐》是一首描绘夜宿关山,听到梁州乐声,引发思乡之情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远方游子的同情。 首先,诗人通过“行人夜上西城宿”点明了诗的背景,描绘了一个行人在夜晚登上西城的情景,暗示了这是一个孤独的旅程。接着,“听唱梁州双管逐”描绘了诗人听到梁州乐声的情景,这种乐声可能唤起了他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 “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两句诗,诗人以秋月为背景,描绘了夜晚的关山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无论何处,关山都会有这样的乐声,这可能意味着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感受到故乡的思念和关怀。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两句诗,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同情。鸿雁刚刚从北方飞来,听到梁州乐声后,有一半的雁儿却飞回了北方。这可能暗示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使他们无法忍受这样的乐声。 最后,“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两句诗,诗人以金河戍客和秋风百尺台为象征,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乡的无奈之情。戍客在金河边思念故乡,而百尺台上吹奏梁州乐声,使戍客更加思念故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远方游子的同情。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诗的主题更加鲜明和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管逐。
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关山

    读音:guān shān

    繁体字:關山

    英语:frontier passes and mountains

    意思:(关山,关山)

    1.关隘山岭。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

  • 秋月

    读音:qiū yuè

    繁体字:秋月

    意思:
    1.秋夜的月亮。
    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杜甫《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此时

    读音:cǐ shí

    繁体字:此時

    英语:now

    意思:(此时,此时)
    这时候。
    《后汉书刘玄传》:“﹝韩夫人﹞辄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唐·白居易《琵琶记》:“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