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多胜事,贫贱无良图。
意思:富贵多美好的事情,贫贱无良策。
出自作者[唐]张彪的《杂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各种人在生活中的境遇和态度,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整体而言,诗歌以生动的描绘和对比,揭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生活的复杂性。
首句“富贵多胜事,贫贱无良图”,直接提出了社会生活中的贫富差异。在作者看来,富贵者多有机会体验美好的事物,而贫贱者则难以谋划美好的未来。这种对比凸显了社会的不公,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接着,“上德兼济心,中才不如愚”一句,提出了品德和才能的关系。作者认为,高尚的品德需要兼备慈悲心,而中等才能的人往往比不上愚者。这是对品德和才能的深入思考,表现出作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商者多巧智,农者争膏腴”进一步描绘了社会中不同职业群体的特点。商人往往聪明机智,而农民则更关注土地的肥沃。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社会的多元化和职业的差异性。
“儒生未遇时,衣食不自如”反映了儒生在未得到赏识时的困苦生活,衣食无着。这既是对儒生生活的描绘,也是对人才埋没的感叹。
“久与故交别,他荣我穷居”则表达了作者与旧友分别,他人荣耀而自己贫穷的境遇。这种对比突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到门懒入门,何况千里馀”一句,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际交往的淡漠态度。即使是到了门口,也懒得进门,更不用说千里之外的人了。这反映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深思熟虑。
“君子有褊性,矧乃寻常徒”一句,提出了君子与普通人的差异。君子有独特的性格,更何况是普通人呢?这是对君子人格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多样性的尊重。
最后,“行行任天地,无为强亲疏”一句,表达了作者顺应自然,不强求人际亲疏的态度。这种豁达的人生观,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描绘了人生的百态,展现了作者对生活、人性、社会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