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妾望掩泪。
意思:放弃我望见掩泪。
出自作者[南北朝]鲍照的《山行见孤桐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生长在艰难环境中的桐树,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这棵桐树的深深同情和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两句“桐生丛石里,根孤地寒阴”描绘了桐树的生长环境,它在丛石中生长,根系孤独地深入阴寒的地底。这里诗人用桐树的生长环境来暗示其坚韧不屈的性格。
“上倚崩岸势,下带洞阿深”进一步描绘了桐树的生长状态,它倚靠着崩岸的地势生长,下面的根系又深入地底洞穴。这两句诗形象地展现了桐树的生命力。
“奔泉冬激射,雾雨夏霖浮”这两句诗描绘了桐树所经历的自然环境,无论是冬天的奔泉激射,还是夏天的雾雨霖浮,桐树都在其中坚韧生存。
“未霜叶已肃,不风条自吟”这两句诗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自强不息,未经霜打,叶子已经萧瑟,没有风吹,枝条也在自吟。
“昏明积若思,昼夜叫哀禽”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昏明变化和哀禽的叫声,表现了桐树的孤独和悲凉。
“弃妾望掩泪,逐臣对抚心”这两句诗通过弃妾和逐臣的形象,进一步表现了桐树的孤独和悲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境遇。
“虽以慰单危,悲凉不可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桐树的深深同情和理解,虽然桐树能给人以安慰,但其中的悲凉却是无法承受的。
最后两句“幸愿见雕斵,为君堂上琴”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这棵桐树能得到雕琢,成为堂上的一架琴,这样它的价值就能得到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桐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