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陆畅归江南》 举举江南子,名以能诗闻。

举举江南子,名以能诗闻。

意思:举举江南子,名称以能诗听到。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送陆畅归江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举举江南子,名以能诗闻。一来取高第,官佐东宫军。》,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这首诗的内容主要描述了作者对一位名叫举举江南子的诗人的赞美和同情。 首先,诗人对举举江南子的才华和名声表示了高度的赞赏,认为他以诗歌闻名于世,并且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了高第,成为了东宫的官员。接着,诗人描述了举举江南子在丞相府迎娶妻子的场景,他被众多秀才们所夸耀和映衬,他的诗歌才华吸引了众多的观众。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举举江南子未来的担忧和感慨。他的人事颠倒,旦夕异所云,暗示了举举江南子在官场上的起伏不定,他的青云干最终被荆棘焚毁,暗示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诗人通过岁晚鸿雁过、乡思见新文等诗句,表达了对举举江南子思乡之情的同情和理解。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的反思和对举举江南子的感激之情。他表示自己虽然是门下士,但力量微薄,如同蚋与蚊一样微不足道。他接受了恩惠却没有立即回报,这让他永远地背负着对湘中坟的愧疚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对举举江南子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才华和仕途的感慨和对恩情的感激之情。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和情感深度都值得读者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举举江南子,名以能诗闻。
一来取高第,官佐东宫军。
迎妇丞相府,夸映秀士群。
鸾鸣桂树间,观者何缤纷。
人事喜颠倒,旦夕异所云。
萧萧青云干,遂逐荆棘焚。
岁晚鸿雁过,乡思见新文。
践此秦关雪,家彼吴洲云。
悲啼上车女,骨肉不可分。
感慨都门别,丈夫酒方醺。
我实门下士,力薄蚋与蚊。
受恩不即报,永负湘中坟。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江南

    读音:jiāng nán

    繁体字:江南

    英语:south of the River

    意思:
    1.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省、江西省一带;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